“在此之前,他们称我为‘运动员甲’,美国体操协会、美国奥委会,以及密歇根州立大学都是如此,我想要每个人知道,他(拉里·纳萨尔)不是对运动员甲施暴,他是对玛吉·尼科尔斯施暴。”美国体操队性侵丑闻事件的吹哨人玛吉·尼科尔斯的这段证词被记录在《吹哨人:美国体操队性侵丑闻追踪》(下文简称《吹哨人》)当中,而这部纪录片的名字Athlete A,直译过来就是“运动员甲”。
影片讲述的正是这看似无足轻重的“运动员甲”,如何在一个系统中被轻视、被伤害,而几百个“运动员甲”又是如何群起抗争,将恶人绳之以法的艰难历程。
作为Netflix今年的新作,《吹哨人》的题材并不算新鲜,2019年HBO制作的纪录片《在金牌的核心:美国体操丑闻》(下文简称《在金牌的核心》)以相同事件为题。简言之,它是队医性侵体操队员的丑闻,但从整个事件的时间跨度和波及的范围、层面来看,会发现很多令人震惊的内幕。
性侵女运动员的罪行贯穿队医拉里·纳萨尔几十年的职业生涯,运动员中多数还未成年。2015年丑闻被披露后,先后有500多名幸存者指证拉里·纳萨尔,其中包括9名奥运选手,年龄最小的受害者仅13岁。她们都曾经历内心挣扎,甚至浴火重生,她们希望被称为“幸存者”而不是“受害者”。从最初揭发到尘埃落定耗时两年时间,几百名“运动员甲”在与谁抗衡?恶魔队医的背后,又是谁一直在豢养他?
《在金牌的核心》和《吹哨人》都经历了抽丝剥茧的过程,从个体到体制、国家,探究问题何在。《在金牌的核心》去年播出后已收获高口碑,除了题材的新鲜度和本身的价值之外,它将叙事的任务更多交给亲历者去自述,包括体操运动员、教练、记者、律师、法官等等,充分释放被采访者讲述时的感染力。叙事逻辑比较传统,遵循发现现象—提出问题—探究背景—解决问题的思路。而以精准计算受众喜好擅长的Netflix在做相同题材时,已经不具备题材新鲜度的天然优势,又有《在金牌的核心》珠玉在前,更不能按照套路出牌。
《吹哨人》没有选择《在金牌的核心》海量采访的人海战术,而是以玛吉·尼科尔斯为核心人物(正是她向美国体操协会检举拉里的不轨行为,由此开启了这场战斗),重点选择了几位体操运动员作为主要人物,以她们的故事为主线,辅以记者、律师、警察等人的视角,见微知著,由此及彼地推进叙事。这样不仅避免了过多人物采访交织堆叠造成的分散和跳跃感,而且层次清晰,更好地凸显了人物命运的走向。
《在金牌的核心》的切入是从多名体操运动员讲述她们当年的体操梦开始,循循善诱的叙事,现在看来皮儿有点太厚了。而《吹哨人》从玛吉·尼科尔斯的举报入手,一针见血的直接够痛快。它的追问也同样锐利,自始至终都不是仅仅针对一名队医的指控,而是非常坚定地将矛头指向更远更深处。从美国体操如何引入罗马尼亚铁腕教练而崛起,到资本驱使下的品牌效益,越来越多年幼的女孩进入体操队伍,以为童子功日后大有可为,却不知道自己正在参与组建一支更“听话”的队伍。顺利运行几十年的系统看似无懈可击,体操运动员个体的安危远不足以撼动体制的铜墙铁壁。
扎心是从多名运动员坦陈最初对拉里的好感开始的,《吹哨人》格外强调了衣冠禽兽曾经带给队员的心理慰藉,这名偷偷塞给她们糖果的队医态度友善,会和她们分享自己的生活,也关心她们的近况。不止一个人把他视为朋友,有人还提到,他是那里“唯一一个比较好的人”。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她们会对拉里放松警惕,而拉里的友好人设正是建立在系统的漏洞之上。所以当她们察觉不太对劲的时候,从教练到美国体操协会主席,都不会为她们提供庇护。这个系统不仅可以把性侵丑闻在机构内部消化,而且可以买通联邦调查局让事件消弭于无形。
《在金牌的核心》着力表现了对拉里最后审判的场景,运动员互相鼓励,逐一控诉,律师和法官慷慨陈词,幸存者的泪水,罪犯的泪水,给这场迟到的审判做足了感情戏,世纪重判也让这个罪有应得的收尾没有辜负全片的铺陈。但《吹哨人》并没有过多渲染庭审的场面,因为它始终坚信,对这一个人的惩处不足以为戒。片中用很大篇幅展现对前美国体操协会主席的问责和审判,片尾也并没有落在拉里的下场,而是字幕提示,事件并没有结束,美国司法部正在调查美国体操协会、美国奥委会以及联邦调查局。
从《在金牌的核心》到《吹哨人》,同一事件连续两年推出纪录片,不仅是创作者前赴后继试练技法的机会,更体现了此类题材本身的热度。2017年Metoo运动的发起,为女性反性骚扰树起了新的旗帜。《日本之耻》《杰弗里·爱泼斯坦:肮脏的财富》等纪录片都将镜头指向性侵题材,越来越多的案例让我们看清,这绝不仅仅是男女平权的问题。
“这个国家喜欢胜者”,《吹哨人》片中的幸存者之一,体操运动员吉米的这句话似乎不仅适用于美国。成王败寇的逻辑已足够普世,但至少从美国体操队性侵丑闻中不难看出,与功利和金钱捆绑的价值观引导下,系统对其中个体工具性的使用和对其身心的碾压,以及资本驱使下,人的物化造成的尊严沦丧。体育精神、奥林匹克精神,光环的高亮遮蔽了如此不堪的黑暗角落,而这种“光环效应”的发生岂止这一领域,又岂止这一例?
当越来越多女性选择不再沉默,鼓起勇气去面对问题,与不公抗争,希望有更多的纪录片创作者有勇气和耐心将镜头对准她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