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2020年全球文化和旅游业均遭受重创。与此同时,基于互联网的数字文化产业迎来了加速乃至爆发式增长。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下,中国国际合唱节组委会以保证国内外参节团队、个人及合唱爱好者的健康为最大前提,尽最大能力还原高规格的国际合唱艺术盛会,经过多方协调商议和技术测试,最终决定今年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合唱节以线上活动为主的方式进行。
通过全新策划呈现的中国国际合唱节“2.0版”,将举办全球在线直播开幕式、合唱发展研讨会、国内合唱团线上评测、境外高水平合唱团云展示、年度中国十大合唱团评选等活动,拓展合唱艺术的线上发展空间,为全球合唱人2020年的艺术生活点亮音乐的微光。
1987年中国就开始转播维也纳新年音乐会,几十年来经久不衰,每年全球观众实现实时观赏,在节目表演的同时会播放城市的美景、维也纳金色大厅的美景,这也是如今线上演出能够实现的视听盛宴。
线上演出的合唱艺术并不是创新,近20年来一直存在。观众可能会担心线上和线下在听觉感受上有差别,通过互联网听到的合唱效果,会不会比音乐厅里差很多?其实,目前的技术已经可以做到90%以上的真实性和还原度。现在的收声手段,可以在各声部科学安排话筒,通过录音调音技术调到非常均衡。在声部的清晰程度上甚至是有可能优于音乐厅的,能够听到的细节也有可能更丰富。
此前,西安交响乐团和西安交响乐团合唱团共同演绎的“云海音乐会”在线播出,全网首轮播放量超过5000万。这场在华山之巅举办的音乐会,在山上风那么大的环境下,都可以做到将如此多的乐器、声部进行高度还原,那么在音乐厅里完全可以做到更加优秀。当然这涉及到成本。
在视觉方面,通过互联网直播的手段,观众可以看到导演眼中的美好景象,可以清晰地看到某一位歌唱者的演唱状态,也可以通过大场景视角看到音乐厅的全貌。以合唱团员的角度来看指挥,以指挥的角度看钢琴、看每一个声部的人,以观众的角度看合唱团,以歌唱者的角度看观众席,甚至是可以在唱到某一片段的时候插播相关场景或者人物的画面,这种效果是线下完全无法达到的。
线上赋予了观众极大的“自由”。欣赏音乐会意味着必须身处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,哪怕是露天音乐会,你也被限定在固定位置上。在一定时间内,观众是不可移动、不可讲话、不可交流的。但是在线收看的观众有可能在任何一个地方,你在移动也没关系,譬如在车上,欣赏的时候还可以跟家人、朋友实现实时交流的自由。线上形式还让观众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和主动选择权,可以自己挑选心仪的艺术家和曲目,完成一场音乐会的组合,也可以选择听音乐会外加一个讲座,或者是一场研讨会。
过去国内的合唱团一般不考虑线上,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支合唱团有所尝试。因为疫情的原因,线上合唱呈现出了全球性、爆发性的增长。我们得以看到更多国外优秀合唱团的线上表现,进而学习、模仿、创新。拍摄、剪辑、录音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,使得合唱团从过去的不知道、不会,向线上展示转变。
对于很多合唱团来说,未来线上演出将成为一个常规的选择,而不是“特殊”的选择。随着5G、VR、AR等技术的发展,这种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参与合唱、通过沉浸式虚拟现实的技术来进行合唱的可能和条件会越来越成熟,出现了诸如“一个人的合唱团”“没有时间限制和空间隔阂的虚拟合唱团”。未来我们的线上合唱不见得比线下体验差,甚至在某些方面交互性更强。对于观众和学习者来说,现场聆听音乐会和在教室里上音乐课的方式,都会随着科技的发展面临挑战。
但合唱艺术的现场演出瞬息变化,需要细腻的情感表达、精密的团队合作来共同达成复杂的声场,而观众身临其境的欣赏意味着感觉上的沉浸,在同一时空演唱者和欣赏者一起呼吸,观众之间一起安静地欣赏,一起响起掌声。所以,也许合唱将是最晚被互联网“撼动”的现场艺术之一。
(编注:本文作者为青年指挥家,中国国际合唱节艺术委员)